常任指揮/姜智譯
為台灣當今最活躍的小提琴家之一,同時為臺北市立交響樂團首席、臺北市立交響樂團附設室內樂團指揮及新逸交響樂團常任指揮。
1994年榮獲第九屆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協奏曲大賽優勝。先後畢業於國立藝專(現為臺灣藝術大學)及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研究所,1998年考入臺北市立交響樂團,自2001年起以26歲之齡擔任臺北市立交響樂團首席一職,為當時台灣最年輕之職業樂團首席,並經常受邀與臺北世紀交響樂團、新北市立交響樂團、臺北市立交響樂團、高雄市立交響樂團、臺北市立國樂團、北京交響樂團、湖南交響樂團擔任協奏演出,且定期於國家演奏廳舉行個人獨奏會,均獲得各界極大肯定與讚賞。
2000年加入台北四重奏,積極投入室內樂的推廣。2005、2006年受邀至法國La Mans、La Rochelle音樂季擔任客座教授並巡迴南法地區演出室內樂及協奏曲。其多年演出與教學足跡遍及歐、美、亞洲,為一不可多得演奏與教學並重之優秀人才。2012年-2020年陸續與音樂家徐嘉琪、鄭伊晴、謝中平、David Fung、辛幸純及黃意淳等合作演出【姜智譯小提琴獨奏會】,目前任教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音樂學系。
姜智譯除了是一位優秀的小提琴演奏家之外,同時也身兼指揮的身份:
■2005-2008年擔任台北香頌室內弦樂團指揮,連續兩年獲選傑出優良團隊及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扶植團隊。同年受聘台北愛樂少年室內管絃樂團指揮,並定期與台北愛樂合唱團及台北愛樂劇工廠舉辦音樂會,落實兒童音樂教育及推廣。
■2012年與徐嘉琪於國家音樂廳演出『姜智譯小提琴獨奏會』。同年受聘台北市立交響樂團附設室內樂團指揮,並邀請多位國內外名家:曾耿元、Ernest Hoetzl、楊喬惠、David Grimal等知名音樂家,皆得到相當大的迴響。
■2013年與徐嘉琪、鄭伊晴、謝中平演出『經典‧傳奇室內樂』。同年受邀擔任『安徒生和莫札特的創意劇場』音樂總監及指揮,於國家音樂廳演出『DoReMi音樂劇童唱會』音樂劇;受邀擔任『凡響交響樂團』客席指揮,並與曾宇謙、王建堂等多名小提琴新秀於國家音樂廳演出『星光閃閃不同凡響』音樂會。
■2014年3月與David Fung合作,舉辦『小提琴與鋼琴的最愛-深琴彈話 絕對唯一』。同年擔任新逸交響樂團主辦的『絕妙美聲‧音樂響宴』音樂會指揮。
■2015年受邀指揮湖南交響樂團-『瀟湘韵‧兩岸情音樂會』。同時擔任11月由財團法人新逸藝術基金會主辦的『東方饗宴慈善音樂會』與12月的『男高音張志成演唱會-藝術家的愛情故事』指揮。
■2016年與辛幸純演出『姜智譯小提琴獨奏會』。同年受邀指揮天津音樂學院管絃樂團-新年音樂會。於3月擔任『名家名曲長笛協奏曲慈善音樂會』指揮,6月指揮由國際知名作曲家-徐昌俊教授所譜寫的世界首演作品「鳳點頭」,並與國際民樂揚琴家-瞿建青共同演出。
■2017年10月受邀與日裔美籍男高音John Ken Nuzzo及鋼琴家徐嘉琪合作演出,並擔任指揮。同年於臺北市立交響樂團錄製專輯『品味-TSO精選小夜曲』。
■2018年指揮『2018新逸交響樂團年度公演』,並擔任小提琴獨奏,演出韋瓦第「四季」小提琴協奏曲-〈春〉樂章。
■2019年7月擔任『用愛牽心門 慈善公益音樂會』音樂會指揮。11月擔任新逸交響樂團主辦的『新逸交響樂團年度公演(二)聲援心苦人慈善公益音樂會』音樂會指揮
■2020年擔任新逸交響樂團主辦的『2020觀音線慈善公益音樂會』音樂會指揮。同年11月22日在國家演奏廳與黃意淳合作,舉辦『姜智譯小提琴獨奏會』,12月6日擔任新逸交響樂團主辦的『新逸交響樂團年度公演(三) 』音樂會指揮。
男中音/楊勝安
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學士,美國紐約曼哈頓音樂學院演唱碩士,聲樂師事曾道雄、楊冬春、李秀芬、Maitland Peters等教授,音樂詮釋師事Robert Kopelson, Thomas Grubb。
曾獲1999年師大音樂系協奏曲冠軍、2001年第一屆台北德文藝術歌曲大賽青年組第三名、2002年第三屆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樂壇新秀優勝者、2003年第二屆永豐愛樂古典菁英獎之聲樂組永豐獎得主、2007年新逸星秀優選、Manhattan School of Music President Awards(連續四學期)、2009年聲樂家協會中文藝術歌曲大賽第三名。
多年來在聲樂的領域接觸到各種曲目,其中包括以德、法、義、英、西等語言演唱之歌劇、神劇、音樂劇、藝術歌曲及室內樂作品。除了傳統經典曲目之外,並致力開發新曲目,包括知名作曲家們不常被演唱的歌曲,以及探索鮮為人知的作曲家與他們的歌樂作品;同時,亦樂於和當代作曲家合作,充分理解創作過程的思想脈絡,提出演唱者的需求與限制,探索音樂的可能性與時代意義。
2011年旅美求學期間發現罹患罕見疾病,旋即返臺治療。休養期間歷經多次考驗,幸有音樂相伴,平日將練唱當作運動,並藉此檢視體能狀態;此外,因為自身經歷而對人類的心理狀態與情緒反應感到興趣,並將體驗融入歌唱之中。經過長時間的身心整合,再度正式重返音樂的懷抱,於2019年考入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博士班,師事李葭儀教授。
長笛/潘竫詒
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,曾師事王瑞芝、陳秀惠、馬曉珮、陳雅菁、樊曼儂等教授。2015年獲巴黎師範音樂院高級演奏家文憑,並獲得評審一致通過獎,師事現代音樂大師皮耶.伊夫.阿爾托(Pierre-Yves Artaud)。2016年獲巴黎師範音樂院最高演奏家文憑,師事巴黎歌劇院長笛首席凱瑟琳.坎汀(Catherine Cantin)教授。
2020年受邀參與吹笛人室內樂團年度公演。
2020年起參與新逸交響樂團多場演出,並擔任長笛首席。
2019年起擔任日本手工長笛品牌Altus品牌大使。
2019年受邀與新逸交響樂團於台中歌劇院演出「卡門幻想曲」。
2018年受邀參加第五屆國際長笛藝術節,並於10月於國家演奏廳舉辦個人音樂會。
2016年至2017年於貴陽交響樂團擔任長笛團員。
2013年獲臺灣長笛菁英大賽菁英組第二名。
2009年臺南女中協奏曲比賽優勝,並在隔年與臺南女中管弦樂團在臺南市立文化中心演出莫札特D大調第二號長笛協奏曲。
2008年獲日本琵琶湖國際長笛大賽青年組第三名。
曾受教於工藤重典(Shigenori Kudo)、麥可‧貝拉凡斯(Michel Bellavance)、葛拉夫(Peter-Lukas Graf)、班諾德(Philippe Bernold)、艾咪波特(Amy Porter)、洛依克許奈德(Loïc Schneider)、文生盧卡(Vincent Lucas)等諸位大師。
目前致力於長笛演奏及教學,任教於新生醫護管理專科學校、林口康橋國際學校、台北市力啟明學校、新北市成功國小,並活躍於各類藝文演出。
小提琴/李齊
年輕小提琴家李齊由日裔傳奇小提琴家Midori 宓多里所發掘,深受其喜愛,更被譽為日後樂壇的新星。李齊所熟悉的曲目甚為廣泛,從巴赫到現代作品,而他的演奏足跡更橫跨了三大洲。
李齊第一次在音樂上有所斬獲要回朔到2003年,在11歲時跳級贏得了台灣勝利小提琴比賽第一名、以及行天宮小提琴比賽第一名。同年,他獲得了Mitzi基金會獎學金並就讀於茱莉亞音樂院。他繼續在音樂比賽中獲得好成績,包括於2011年位於洛杉磯的莫札特協奏曲比賽第二名、2014年席瑪艾法音樂比賽第一名、以及2019年維也納首獎音樂大賽第一名。
在茱莉亞音樂院之後,李齊於2006年轉至舊金山音樂院習琴,而後就讀於波士頓胡桃山藝術高中與新英格蘭音樂院。他在2010年以全額獎學金考取位於西班牙馬德里的蘇菲亞皇后高等音樂院,師事名師Marco Rizzi。就讀期間得到至西班牙巡迴的宓多里賞識,因而在一年後返回美國洛杉磯的南加州大學追隨其習琴。於南加大取得學位後,李齊回到舊金山音樂院就讀碩士,但於2018年膝蓋嚴重受傷而回到台灣接受治療,因緣際會下簽約KKfarm與好舒服音樂。李齊目前身兼演員與小提琴家,最新影視作品為電影「違反校規的跳投」及「我的老闆是隻貓」。
新逸交響樂團
新逸交響樂團為新逸藝術有限公司於 2014 年所成立,特邀請臺北市立交響樂團首席 姜智譯老師擔任樂團常任指揮,新逸藝術成立至今已十餘年,合作過無數音樂家,並透過新逸星秀選 拔大賽遴選出許多優秀的年輕音樂家,豐富的專業人才資源組合而成新逸交響樂團,樂團各部首席及 團員皆是一時之選,新逸交響樂團自此應運而生,並於2014年9月14日於台北國家音樂廳首次公開演出「絕妙美聲.音樂響宴」演唱會、2015年下半年於國家音樂廳演出兩場「東方饗宴慈善音樂會」、「男高音張志成演唱會-藝術家的愛情故事」,2016年「名家名曲長笛協奏曲 慈善音樂會」、「守護心靈 守護幸福 慈善公益音樂會」、「 俄羅斯之夜-鋼琴/陳宣堯 & 新逸交響樂團」,2017年「林冠羽Kevin Lin×孟德爾頌小提琴協奏曲」、「來自歌劇的故鄉-亞洲歌劇天王男高音John Ken Nuzzo演唱會」、「愛牽手.觀音線慈善公益音樂會」, 2018年邀請鋼琴家Albert Tiu參與「愛牽手.觀音線慈善公益音樂會」,2019年與小提琴家薛志璋、大提琴家高炳坤、鋼琴家吳亞欣於「愛牽手·觀音線慈善公益音樂會」演出貝多芬三重協奏曲,均獲得觀眾的讚嘆與喜愛,並且持續計畫、邀請國內外優秀音樂家參與新逸交響樂團年度演出。
演出曲目